今天是2020年,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开始进行数字货币布局,包括中国、美国、印度、新加坡、加拿大、瑞典、巴哈马、乌拉圭和哈萨克斯坦等。一场变革,正在天边涌起。中国在这场数字经济的浪潮中,会有怎样的成绩,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重要的阶段勾勒出中国深入推进央行数字货币研究的脉络。

WjENE00rQYKi2JoaP9Ww9cPGNxkavlAI7tIXK1GX.jpeg

2014年初,中国央行成立了法定数字货币专门研究小组,以论证央行发行法定数字货币的可行性

2016年1月20日,央行首次提出了对外公开发行数字货币的目标;同年6月15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成立区块链研究工作组。

2017年1月29日央行正式成立数字货币研究所。在成功开发法定数字货币原型后,该所在南京、深圳等多地布局,通过与研发机构和产业结合,以实现金融科技研究成果开发的落地。央行数字货币的研发工作目前由央行货币金银局管理。

2019年2月21日,央行副行长范一飞在央行2019年全国货币金银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深入推进央行数字货币研发。2019年5月,在贵阳举办的2019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开发的PBCTFP贸易融资的区块链平台亮相,其服务于粤港澳大湾区贸易金融,并已落地。截至博览会举办时,在PBCTFP平台上已经搭建了4个区块链应用,有26家银行参与,实现了1.7万笔业务,超过40亿元的业务额。

有分析指出,PBCTFP是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在区块链落地应用上的尝试,它的成功运转能够为行业的数字货币基于区块链的使用提供经验,这一点显示出了中国发展数字货币的谨慎。除受Libra的影响外,各国央行推进CBDC研发进展的原因还有四:其一,解决支付效率问题,使交易速度更快、成本效率更高;其二,激发反洗钱程序的潜力,打击金融犯罪;其三,减少逃税、公职人员腐败等行为;其四,打击商业银行对零售存款的垄断权力。此外,CBDC一旦成功推出,将会赋予加密资产除投资和投机之外的功能,拥有像法定货币那样履行价值尺度、流通工具以及储藏手段的职能,同时为降低实体经济成本与提高效率等多方面赋能。

可以说,今天乃至未来的数字货币将通过数字化与金融结合,带来变革,重塑全球金融生态。基于此,盛大公链不甘落后,近段时间,盛大公链的数字钱包正在进行小额度的支付。这是一次尝试,更是一种革新,意在让金融普惠成为现实,意在让数字经济逐步渗透。

在数字化浪潮来临之前,个人支付主要通过纸币、储蓄卡、信用卡来完成。而且传统支付领域发展迅速,促进了经济社会不断进步。但在创新支付领域如互联网支付、手机支付、二维码支付等方面进展缓慢。而盛大公链此次的尝试的革新性在于让个人的资金往来信息沉淀下来成为信用数据,另外一方面也会使得企业在业态层面有了极大的创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而这就会为以后的数字生态的发展,衍生提供良性的基础,相信在盛大公链的助推下,各类数字业态,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来源:金色财经